農業農村部、國家發改委、交通運輸部日前發布《關于解決當前實際困難加快養殖業復工復產的緊急通知》。針對當前飼料供不上、物資運不進、產品銷不出、用工回不來等問題,《通知》要求加快飼料企業和畜禽屠宰加工企業復工復產,確保物資和產品運輸暢通,推進當前養殖業解困。
養殖業與廣大居民生活密切相關,與社會穩定密切相關,與經濟社會發展預期也密切相關。所以,必須高度重視養殖業的復工復產工作,讓養殖業盡快步入正常發展軌道。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,不少地方采取了嚴厲的管控措施,客觀上導致一些養殖企業難以復工復產。一些養殖產品由于道路管制、交通管制等方面的原因,運輸不出去,調運不進來,且沒有人員來承擔這些方面的調運任務,形成產地積壓、銷地緊缺的問題。有效化解這一矛盾,盡快讓養殖業復工復產,是迫在眉睫的當務之急。
首先,疫情防控需要“一盤棋”,養殖業復工復產、產銷銜接同樣也需要。如果各地仍然以疫情防控需要為借口,禁止與養殖業相關的車輛行駛、企業復工復產、人員流動等,那么養殖業要想復工復產,難度將相當大。所以,各地在養殖業復工復產問題上,必須拆掉“籬笆墻”,給養殖業復工復產、產品調運創造良好條件,給參加復工復產的人員流動提供方便。
其二,要對養殖企業、大戶和農民給予政策扶持。為了解困中小企業,幫助其復工復產、渡過難關,政府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。如果再沒有政策支持和幫助,面對疫情,很多養殖企業和大戶,可能不會主動去做,從而增強了做好養殖業工作的難度。而且養殖業的產出往往會有一個延遲期、拖延期,當期養殖,需要在幾個月之后才有產出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只有早做準備,才能防患于未然。所以,需要通過政策扶持,激勵養殖企業和養殖大戶、普通養殖戶多多養殖、積極養殖。
第三,各類管控措施要實事求是、因地制宜,不能簡單粗暴地搞“一刀切”。面對疫情蔓延危險,一些地方對禽類交易等采取“一刀切”方式,關閉所有禽類宰殺場所。從當前疫情防控的角度看,管理者應盡可能把問題考慮得更全面,力求做到疫情防控和保障居民生活兩不誤。譬如,對于禽類宰殺,是否可以考慮像生豬屠宰那樣實行集中宰殺、統一管理。
總之,養殖業的復工復產直接關系到居民生活穩定,需要加大力度、加快步伐,確保養殖業不出現嚴重斷檔。
查看更多(共0)評論列表